上慢下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出处《周易·系辞》:“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例子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夫民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
基础信息
拼音shàng màn xià bào
注音ㄕㄤˋ ㄇㄢˋ ㄒ一ㄚˋ ㄅㄠˋ
感情上慢下暴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上慢下暴的意思解释、上慢下暴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