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再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例子宋·王安石《与王宣书徽》:“新正,伏冀为国自重。某顿首再拜。”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
注音ㄉㄨㄣˋ ㄕㄡˇ ㄗㄞˋ ㄅㄞˋ
繁体頓首再拜
感情顿首再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客套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井中视星(意思解释)
※ 顿首再拜的意思解释、顿首再拜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祸绝福连 | 指灾祸消失,好运接连不断。 |
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