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咫尺的成语故事


天涯咫尺

拼音tiān yá zhǐ chǐ

基本解释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左传 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暂未找到成语天涯咫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天涯咫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举例发凡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随行就市
德重恩弘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快心满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