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竭的成语故事


源源不竭

拼音yuán yuán bù jié

基本解释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竭:完。形容接连不断,没有尽头。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又防止了对于人力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人力动员却可以源源不竭。”


暂未找到成语源源不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源源不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革风易俗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难言之隐 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长命富贵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断断续续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照葫芦画瓢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