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在弦上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ǐ zài xián shàng
基本解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矢在弦上的典故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矢在弦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昂首伸眉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
含辛茹苦 |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惨不忍睹 |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物腐虫生 |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
有约在先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 |
外圆内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
鬼烂神焦 |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