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国的成语故事


虎狼之国

拼音hǔ láng zhī guó

基本解释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虎狼之国的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意图吞并六国,派张仪去游说楚国不要与齐国联盟,贪心的楚怀王信以为真,得不到秦国许诺的土地就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国打败并赔偿秦国的土地。楚怀王不听屈原的“秦国是虎狼之国”的劝告,只身去秦,客死秦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虎狼之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离世遁上 《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绿林大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个人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引鬼上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