狰狞面貌的成语故事


狰狞面貌

拼音zhēng níng miàn mào

基本解释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出处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我们一方面要领导群众争取斗争的胜利,一方面必须充分暴露敌人的狰狞面貌。”


暂未找到成语狰狞面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狰狞面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麻痹大意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小人得志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绿林大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