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大路的成语故事


康庄大路

拼音kāng zhuāng dà lù

基本解释康庄:宽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出处茅盾《夜读偶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已经给世界人民指出了康庄大路。”


暂未找到成语康庄大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康庄大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凿壁借光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贫贱不能移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夷为平地 孙犁《我的绿色书》:“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车场。”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美人迟暮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牛郎织女 《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通时合变 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立者非他,通时合变,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