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的成语故事

拼音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
基本解释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的典故
西汉时期,刘邦当上皇帝后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听从张良的主意,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位贤士。刘邦看到太子有商山四贤辅佐,羽翼已成,对戚夫人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挧已就,横绝四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好说歹说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
铺张浪费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囊萤映雪 |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满山遍野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
八荒之外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流离转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抛砖引玉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