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头塞耳的成语故事


垂头塞耳

拼音chuí tóu sāi ěr

基本解释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出处《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暂未找到成语垂头塞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垂头塞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卵与石斗 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易放难收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怪诞不经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满满当当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原来银包不大,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反治其身
异途同归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指手划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