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rì sān qiū
基本解释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一日三秋的典故
出自中国最古老的民歌集《诗经》王风‧釆葛篇:
彼釆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釆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釆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怀念人的诗,被怀念者可能是女性。古时的歌谣很多是歌唱爱情的,因此这首诗可以当作男人思念爱人的歌词。
全诗的意思是说:我忆念中的人儿啊!她在外面釆摘葛藤,一天不看见她,就如三个月不见那样!她正在野外釆摘艾草,一天没有见她的面,就像隔了三年啊!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日三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鬼哭神嚎 |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
心灰意懒 | 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狐群狗党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目光短浅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信及豚鱼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户限为穿 |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举贤任能 |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