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于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出处《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例子回思子平日节概,痴人说梦,尚是鸿渐于干而已,无足为异。明·海瑞《与博白大尹林仲和书》
基础信息
拼音hóng jiàn yú gàn
注音ㄏㄨㄥˊ ㄐ一ㄢˋ ㄩˊ ㄍㄢˋ
繁体鴻漸于干
感情鸿渐于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正之风(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鸿渐于干的意思解释、鸿渐于干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死脑瓜骨 | 不开通。 |
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