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国济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出处《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例子[郑相国] 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
注音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一ˋ ㄕˊ
繁体匡國濟時
感情匡国济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挽救时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厌其烦(意思解释)
- 痛不欲生(意思解释)
- 二话没说(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匡国济时的意思解释、匡国济时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铺张浪费 | 铺张:讲排场。过分地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