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踟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出处《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例子他搔首踟蹰的样子就证明了这点
基础信息
拼音sāo shǒu chí chú
注音ㄙㄠ ㄕㄡˇ ㄔˊ ㄔㄨˊ
繁体搔首踟躕
感情搔首踟蹰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焦急的样子。
英语scratch one's head in hesita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释)
- 长夜之饮(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声色狗马(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足履实地(意思解释)
※ 搔首踟蹰的意思解释、搔首踟蹰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