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倒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出处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例子金·元好问《与张杜饮》诗:“山公倒载群儿笑,焦遂高谈四座惊。”
基础信息
拼音shān gōng dǎo zǎi
注音ㄕㄢ ㄍㄨㄥ ㄉㄠˇ ㄗㄞˇ
繁体山公倒載
感情山公倒载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酩酊大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催人泪下(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林下风致(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山公倒载的意思解释、山公倒载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