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例子《元史·察罕传》:“尝以病请告……顾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见其人,’”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zhǐ bù rǔ
注音ㄓ ㄓˇ ㄅㄨˋ ㄖㄨˇ
感情知止不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近义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薪贵于桂(意思解释)
- 离世遁上(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知止不辱的意思解释、知止不辱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贫如洗 |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