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

词语解释
掩耳[ yǎn ěr ]
⒈ 捂住耳朵不听。
⒉ 指不闻不问。
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
引证解释
⒈ 捂住耳朵不听。
引《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⒉ 指不闻不问。
引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
引《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国语辞典
掩耳[ yǎn ěr ]
⒈ 摀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识傍观,犹却掩耳,况当之者乎?」
英语to refuse to listen
分字解释
※ "掩耳"的意思解释、掩耳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拔苗助长是蛮干,守株待兔是白干,刻舟求剑是方便,亡羊补牢是实践,掩耳盗铃是荒诞,此地无银是示范,你若继续往下看,马上变成大傻蛋!愚人节快乐!
2.白如玉健步如飞,倒提长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秋风扫落叶一般飒飒而去,只见真气绕身,剑气如虹,飞身而起,如雷霆万击,大河流水之势劈杀而来。
3.年年扫黄,天天扫黄,仍然是生意兴隆,红灯高照,我看对待这个问题也要实事求是,不要掩耳盗铃,还是改变方式管理为上策。
4.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5.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知你:全国爱耳日到了,请爱护好耳朵,确保快乐耳濡目染,笑容连连;幸福耳熟能详,家兴财旺;祝你的肥头大耳可以耳听八方!
6.在两千年前中国就有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寓言,但现在依然有人掩耳盗铃地认为只要我不说政局就会一片稳定。
7.丁玄闭着眼睛心里暗骂道,他这么做很多人都明白,这只是掩耳盗铃,一叶障目罢了。
8.拔苗助长是蛮干,守株待兔是白干,刻舟求剑是方便,亡羊补牢是实践,掩耳盗铃是荒诞,此地无银是示范,你若继续往下看,马上变成大傻蛋!愚人节快乐!
9.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10.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相关词语
- yǎn tǐ掩体
- ěr wén mù dǔ耳闻目睹
- ěr pàn耳畔
- ěr mù yī xīn耳目一新
- ěr guāng耳光
- ěr mù guān耳目官
- ěr sāi耳塞
- bō yì ěr dìng lǜ玻意耳定律
- ěr mù cháng耳目长
- mù ěr木耳
- ěr cōng mù míng耳聪目明
- yǎn cáng掩藏
- ěr huán耳环
- bái mù ěr白木耳
- ěr rú mù rǎn耳濡目染
- hēi mù ěr黑木耳
- ěr jī耳机
- ěr duǒ耳朵
- ěr mù耳目
- tāo ěr慆耳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铃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铃
- tiāo ěr挑耳
- qīng ěr倾耳
- ěr shí耳识
- chóng ěr重耳
- ěr sòng耳诵
- ěr yǔ耳语
- ěr chún耳唇
- yǎn mái掩埋
- ěr sūn耳孙
- ěr zǐ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