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

词语解释
举止[ jǔ zhǐ ]
⒈ 指姿态和风度。
例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后汉书·冯异传》
注意你的举止。
察其举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英bearing; manner; mien;
引证解释
⒈ 举足。按,今本《左传·桓公十三年》作“举趾”。
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左传·桓公十三年》:“莫嚣必败,举止高,心不固矣。”
颜师古 注:“止,足也。”
⒉ 行动;举动。
引晋 陶潜 《闲情赋》:“神仪嫵媚,举止详妍。”
唐 孟郊 《酒德》诗:“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清 侯方域 《马伶传》:“三年日侍 崑山 相国於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他便躲坐在屋角,静默的领略我们太太举止言笑的一切。”
国语辞典
举止[ jǔ zhǐ ]
⒈ 言语行动。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举止外像,一些不差,就是神色里边,有些微不像处。」
近行动
分字解释
※ "举止"的意思解释、举止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在聚会上的举止真不成体统。
2.他把金斯利博士的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令我们大家捧腹大笑。
3.梅、兰、竹、菊四花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誉。梅花的高洁、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属性,象征着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的品德。
4.在我的心目中,张教授的言行举止,一贯都是文质彬彬的。
5.在人前人后都做到彬彬有礼,是极为困难的事,但这也是件美丽至极的事。如果每一个人的举止都能做到彬彬有礼,或许根本就不需要公共规范的存在。
6.教师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著学生。
7.,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8.心情的好坏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轻易地表露出来。拥有好心情的人,无论是从做事的态度还是脸部的表情都是积极和愉悦的,他们的笑声都带着爽朗与真诚。面对自己的心,我可以毫不畏惧地说“我有个好心情”!
9.在公眾的场合中,必须留意言行举止,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
10.高贵的小姐们,繁星装饰着清明的晚空,春花点缀着碧绿的草地,在社交的场合中,也是这样,俏皮的话给文雅的举止、愉快的谈话添上了光彩。俏皮话因为精悍短小,所以出于女人的口里,特别适合。
相关词语
- jǔ dòng举动
- jǔ bàn举办
- jié zhǐ截止
-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
- zhōng zhǐ终止
- xuǎn jǔ选举
- zhǐ jìn止禁
- yí jǔ仪举
- jǔ wú yí cè举无遗策
- tíng zhǐ停止
- yì jǔ逸举
- wéi zhǐ为止
- fáng zhǐ防止
- yí jǔ移举
- jǔ bù shèng jǔ举不胜举
- yóu zhǐ游止
- jǔ xíng举行
- yī jǔ一举
- zhǐ fǎ止法
- yì jǔ义举
- jǔ shì举事
- jǔ mù举目
- jǔ yī fèi bǎi举一废百
- bù zhǐ不止
- dòng zhǐ动止
- jǔ zhǔ举主
- shè xiàng zhǐ tí射像止啼
- bèi jǔ备举
- míng jǔ明举
- jǔ fán举凡
- jǔ zuò举坐
- shè zhǐ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