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uó

民国


拼音mín guó
注音ㄇ一ㄣˊ ㄍㄨㄛˊ

繁体民國
词性名词

民国

词语解释

民国[ mín guó ]

⒈  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民国肇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the Repbulic of China (1912-1949);

引证解释

⒈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俾我四百兆昆弟同心戮力以厎虏酋 爱新觉罗氏 之命。埽除腥羶,建立民国,家给人寿,四裔来享。”

国语辞典

民国[ mín guó ]

⒈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⒉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分字解释


※ "民国"的意思解释、民国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上学的时候通过语文书和民国文人相熟,那时候他们首先是“革命家”,然后是“思想家”,最后才是“文学家”或“专家”,在用小说、散文、诗歌、话剧抒发国家民族大义之余,还要用试卷来难为广大学生,一旦考完试便与我无关,这是前话。李舒

2.这话我是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咱以前还真没听说过哪个公民国家就连打击拐卖这种事都是靠土法炼钢式的全民上阵来搞定的,这回我国反倒是国际先进水平了一把。

3.民国以来,史家述作甚丰,穆著述尤富,遍涉中国文史哲艺,诸多别识,今后学人含英咀华,必将有更深远之影响。

4., 民国36年(1947年)冬10月的一天,天阴沉着脸,寒风在桂林阳朔城西南边约二十多公里的五龙山区回旋着,发出阵阵哀号声。

5.我们将一如既往与大韩民国和其他伙伴保持高度的密切协调。

6.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人民不得安宁。

7.一身民国范,儒雅风流,站在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中,实在太突出了,当真有鹤立鸡群之感。

8.近日,一座新的紫铜雕像在保定市军校广场中央区域拔地而起,铜像以保定陆军学院先辈为原型,展现了民国时期古城将领英武雄烈的风采。

9.这些都使得民国时期侨校蕴含着许多现代性因素,亦是该时期闽南侨办学校蓬勃发展,并取得良好办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10.孙中山先生,戎马一生,他前十次革命均告失败,但他百折不挠,终于在第十一次革命的时候,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些故事,情节不同,但意义都是一样的,它告诉无们,做事要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