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虚心


拼音xū xīn
注音ㄒㄨ ㄒ一ㄣ

繁体虛心
词性形容词


虚心

词语解释

虚心[ xū xīn ]

⒈  谦虚;不自满、不自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以纳下。——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open-minded; modest;

⒉  心虚,心有所愧而胆怯。

timid; cowardly;

引证解释

⒈  谦虚,不自满。

《庄子·渔父》:“﹝ 孔子 ﹞曰:‘ 丘 少而脩学,以至於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晋书·潘岳传》:“若乃弱志虚心,旷神远致……不自贵於物而物宗焉,不自重於人而人敬焉。”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区区庸 蜀 支全 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⒉  一心向往。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 秦 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宋书·夷蛮传论》:“山琛水宝,由兹自出,通犀翠羽之珍,蛇珠火布之异,千名万品,并世主之所虚心,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

⒊  虚情假意。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趲你那冷气虚心廝拾掇。”
明 张居正 《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
《天地会诗歌选·莫学庞涓害孙膑》:“如有虚心和假意,洪门法律不留情。”

⒋  心虚。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檜 贼以子领国史,又禁野史,亦虚心,怕后世知其为贼耳。”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知县大怒,出牌重问,连 巢大郎 也标在牌上,説他私和人命,要拿来出气。 巢大郎 虚心,晓得是替乡里报仇,预先走了。”
《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就是 黄老爷、周老爷,晓得统领这话不是説的自己,不免总有点虚心,静悄悄的一声也不敢言语。”

国语辞典

虚心[ xū xīn ]

⒈  谦退容物,心不自满。

《庄子·渔父》:「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老残游记·第二〇回》:「你这位先生颇虚心,我对你讲,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

谦虚 谦逊

高傲 骄傲 自满 自傲 武断

⒉  心有所愧而胆怯。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其实不知甚么根由,怎当得虚心病的露出马脚来。」

分字解释


※ "虚心"的意思解释、虚心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当干部的要不耻下问,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2.题材涉及到多种领域,她的对策是虚心求教,笨鸟先飞。

3.虚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处;而骄傲的人,却常炫耀自己的长处。

4.成功的第一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5.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6.一个人要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7.赤心报国,有忠心;乐善好施,有爱心;金石为开,有诚心;敬老爱老,有孝心;不耻下问,有虚心;锲而不舍,有决心;修身律己,有恒心!

8.我们知道你自我批评精神很强,但个人天地毕竟有限。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希望用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加以思考。傅雷

9., 领导干部的作风体现在很多方面,或工作勤勉,或虚心好学,或忠诚守正,或清正廉洁……笔者以为,首要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10.朋友,当你迎来豆蔻年华的生日时,愿你像一棵青青的翠竹,节节向上,而又处处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