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例
词语解释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成形的做法;常规;先例。
例还按成例办。
英precedent; established rules;
引证解释
⒈ 犹先例,惯例。
引《周书·萧大圜传》:“昔 汉 明 为《世祖纪》, 章帝 为《显宗纪》, 殷 鉴不远,足为成例。”
明 袁宏道 《偶成》诗:“京师重拜客,酬答有成例。”
《清史稿·食货志一》:“列朝因时制宜,不拘成例。”
叶圣陶 《隔膜·一生》:“他们心里原有个成例:田不种了,便卖耕牛。”
国语辞典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惯例、前例。
引《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昔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宗纪,殷鉴不远,足为成例。」
《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革陋规》:「凡所云陋规者,乃地方历来之成例,而非自我创始者也。」
例如:「援引成例」。
近老例 旧规
最近近义词查询:
良心的近义词(liáng xīn)
截止的近义词(jié zhǐ)
群众的近义词(qún zhòng)
签订的近义词(qiān dìng)
藏匿的近义词(cáng nì)
搜寻的近义词(sōu xún)
低头的近义词(dī tóu)
半数的近义词(bàn shù)
感奋的近义词(gǎn fèn)
标题的近义词(biāo tí)
术士的近义词(shù shì)
溶化的近义词(róng huà)
反目的近义词(fǎn mù)
悦目娱心的近义词(yuè mù yú xīn)
年青的近义词(nián qīng)
平等的近义词(píng děng)
侨民的近义词(qiáo mín)
草创的近义词(cǎo chuàng)
十全十美的近义词(shí quán shí měi)
何况的近义词(hé kuàng)
恶人的近义词(è rén)
对象的近义词(duì xiàng)
干枯的近义词(gān kū)
店东的近义词(diàn dōng)
见义勇为的近义词(jiàn yì yǒng wé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