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宋代。苏轼。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侍臣谈要道,家法信家传。(宰相以下,尝于经筵论奏祖宗以来家法十余事,书于记注。)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宋代]:苏轼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
侍臣谈要道,家法信家传。
(宰相以下,尝于经筵论奏祖宗以来家法十余事,书于记注。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至矣吾三後,功高漢已還。
複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臣嘗于經筵論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則民畏而不愛;仁而不明,則民愛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後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有作猶非聖,無私乃是天。
侍臣談要道,家法信家傳。
(宰相以下,嘗于經筵論奏祖宗以來家法十餘事,書于記注。
)卻狄安諸夏,先王社稷臣。
固應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親。
萬方何以報,得疾為勤民。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清代:
屈大均
先臣勋在太常中,特简慈孙为报忠。恭谨已知齐万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台关险,大府南开涨海雄。父老最能歌别驾,王祥看与使君同。
先臣勳在太常中,特簡慈孫為報忠。恭謹已知齊萬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台關險,大府南開漲海雄。父老最能歌别駕,王祥看與使君同。
元代:
项炯
江南水阔疑无地,汉北风高忽似秋。鸿雁定应惊悄悄,麒麟何许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隐士庞公不入州。敢餍朝盘惟苜蓿,封侯浑是烂羊头。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隐士龐公不入州。敢餍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宋代:
薛季宣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
虎将夏中時,旋複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鬥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複不侈。
明代:
凌义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为惜牟珠剩几多。凭仗血诚通姓字,一编高拥意如何。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
宋代:
李曾伯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
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銮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台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
唐代:
胡宿
仁人坐高斋,忘机宅真粹。鱼鸟沐馀恩,树石蒙善气。
珍哉岛上禽,托身良得地。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