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岑参的诗 > 碛中作

碛中作

[唐代]:岑参

碛中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注释

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走马:骑马。

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绝:没有。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碛中作创作背景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写下了这首绝句。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17-618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90 .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参的诗(374篇)

猜你喜欢

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 其七

唐代朱长文

烟暝重湖日欲明,轻篷遥递浦前声。良鱼好入深渊去,不为鸣榔取次惊。

登青州城楼

明代金大舆

丽谯沧海畔,南客一登临。

四野平沙合,孤城远树深。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

宋代苏辙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答友人

明代祁顺

仕路驱驰十载馀,一官名秩尚如初。铨曹留得唐资格,不但开元有圣书。

答建士谢旿二首

宋代刘克庄

贽余一两卷,览罢恍然惊。

老子犹坚壁,偏师忽劫营。

江浦县遇曾于皋

明代杨士奇

忽遇髫年旧,惟看语笑真。清诗仍满袖,华发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啸地,因话共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