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其二 再和午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玲珑四犯 其二 再和午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清代。樊增祥。 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清代]:樊增祥
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
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
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榜眼蓮花,早曆盡中書,廿四番考。太素光陰,三萬六千過了。
曾見五世鴛鴦,一輩輩、白頭雙笑。記一年、一阕菱歌,紅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齡小。歎蓮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編裡,也抵中山一覺。
依舊淺水蓬萊,想玉面、皺紋羞照。憶折梅同下西洲,猶是玉台初稿。
唐代·樊增祥的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诗(419篇) 〕
明代:
杨士奇
归来语向谁,白发故交稀。满目亭台好,伤心俗化微。
慌迷携鹤径,惭过钓鱼矶。童子何知我,犹嗤旧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台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矶。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宋代:
郑玠
身为俗吏趋行部,手艺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飞庆荐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唐代:
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雲生箧笥中。未甘明聖日,終作釣漁翁。
:
王九思
秋风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转哀。贝锦有言䜛巷伯,黄金无梦到燕台。
土阶步月青藜杖,草阁看花浊酒杯。垂老光阴吾愿足,补天自有出群才。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䜛巷伯,黃金無夢到燕台。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願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
潘光祖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留台掌後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明代:
孙绪
白马金羁气浩然,客衣前日别幽燕。摇摇易水秋风外,窅窅瀛洲夕照边。
行人随处问名姓,争识卢家美少年。归来下马拜堂序,邻翁趋走肩相骈。
白馬金羁氣浩然,客衣前日别幽燕。搖搖易水秋風外,窅窅瀛洲夕照邊。
行人随處問名姓,争識盧家美少年。歸來下馬拜堂序,鄰翁趨走肩相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