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郎士元的诗 > 送李将军赴定州

送李将军赴定州

[唐代]: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送李将军赴定州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军中大旗猎猎作响,汉家大将将要挥师出征;看他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关塞悠远,春风难以企及,未到关前,就已经看不到春色了;关外,风卷沙尘,黄沙弥漫如云,遮天蔽日。军中鼓声,悲壮激越,直达遥远的沙漠;戍台烽火,阻隔着浩荡的黄河。想到将军所去之地,在那阴山之北;慑于将军声威,入侵的强敌已经求和。

注释

定州:州治在今河北定县。

双旌:仪仗用的旌旗。汉飞将:指李广。

鼙:军中所用小鼓。悲:形容鼓声紧急,有酣畅之意。绝漠:遥远的沙漠之地。

长河:黄河。

天骄:原意指匈奴,此处泛指强敌。

送李将军赴定州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一作《送彭将军》。诗当作于作者任左拾遗时。当时朝中大臣自宰相以下,出牧奉使,必有钱郎二人饯行诗作,名重京畿。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下平声五歌韵。中二联对仗自然。首句三拗四救,平仄规范。

  此诗风格近盛唐边塞诗。定州,在今河北。首联发端,把李将军比作汉飞将军李广。“万里独横戈”,评价甚高。“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颔联写戍边环境的艰辛。出句隐括《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黄云,沙尘暴,极言边塞荒凉。王维“黄云断春色”、李颀“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王昌龄“蓟门秋月隐黄云”、岑参“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高适“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颈联写军旅的豪壮。鼓鼙,一作鼙鼓,军鼓。悲绝漠,使动用法,使绝漠悲,意为敌军闻风丧胆。对句流水,由于军威震慑,敌人入侵的烽火在黄河以北就隔断了。这两句是对出征后的祝愿,非实景。尾联劝诫,意思是不要赶尽杀绝。阴山路,敌人的退路。故兵法,围城三面,留一面让敌人逃跑,避免死战。只要打胜了,敌人要求和谈就可以了。

郎士元简介

唐代·郎士元的简介

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 ► 郎士元的诗(77篇)

猜你喜欢

次游坡亭韵

明代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山间 其二

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张丞见和次韵答之

宋代陈造

我本山林人,娱老有日用。

时须禽一戏,暇乃笛三弄。

寄李惟寅欧祯伯四首 其四

明代胡应麟

浮云不终朝,岁月忽复易。岂伊岩廊慕,大业在金石。

缅怀同心侣,沈思无终极。安得西飞鸿,假我双羽翼。

题张叔平红崖碑后

清代司炳煃

张君好游复好奇,逍遥不受名利羁。东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茧足不遗蛮与夷,直到吾黔罗甸之边陲。红崖山石如猊狮,红崖文字如龙夔。

题崇寿寺

南北朝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来,往昔破碎今摧颓。一钵残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

门楣金乌经雨泣,殿脊铁凤含风哀。安得使君鞭紫马,咄嗟檀施随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