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泰州博何道充
送泰州博何道充。明代。湛若水。 通州广文何道充,和气可挹如春风。四载泠泠振铎声,至今闻者开盲聋。此风传播自扬泰,欲得师者人人同。鹿门文选知在扬,补之泰州从众公。何君义气更喷薄,生死交情不改矱。安溪倾盖始定交,临死后事以相托。君之高义激秋云,携丧并子同南舶。教子全丧谢九原,略无难色见然诺。嗟嗟世上平生交,临难反眼若不识。临难反眼若不识,闻君之义宁无怍。始知动人自有本,知本可与共圣学。愿君充此恻隐端,优与诸生入圣门。
[明代]:湛若水
通州广文何道充,和气可挹如春风。四载泠泠振铎声,至今闻者开盲聋。
此风传播自扬泰,欲得师者人人同。鹿门文选知在扬,补之泰州从众公。
何君义气更喷薄,生死交情不改矱。安溪倾盖始定交,临死后事以相托。
君之高义激秋云,携丧并子同南舶。教子全丧谢九原,略无难色见然诺。
嗟嗟世上平生交,临难反眼若不识。临难反眼若不识,闻君之义宁无怍。
始知动人自有本,知本可与共圣学。愿君充此恻隐端,优与诸生入圣门。
通州廣文何道充,和氣可挹如春風。四載泠泠振铎聲,至今聞者開盲聾。
此風傳播自揚泰,欲得師者人人同。鹿門文選知在揚,補之泰州從衆公。
何君義氣更噴薄,生死交情不改矱。安溪傾蓋始定交,臨死後事以相托。
君之高義激秋雲,攜喪并子同南舶。教子全喪謝九原,略無難色見然諾。
嗟嗟世上平生交,臨難反眼若不識。臨難反眼若不識,聞君之義甯無怍。
始知動人自有本,知本可與共聖學。願君充此恻隐端,優與諸生入聖門。
唐代·湛若水的简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诗(984篇) 〕
元代:
谢应芳
时方用武我业儒,王生卖笔来吾庐。生承世业霅溪上,制笔特与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㕙在。拔来秋颖带微霜,缚得铦锥含五彩。
時方用武我業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㕙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
明代:
谢元汴
敢以批鳞笔,来探江上珠。流多兴废事,写出霸王图。
黄纛蛮君贵,牂牁汉迹孤。不须临碣石,炎澥小蓬壶。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迹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元代:
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
何乔新
潭阳远在夜郎西,石径萦纡路转迷。俗犷犹存盘瓠旧,树深惟听鹧鸪啼。
茅檐彫弊哀三户,岚霭氤氲接五溪。欲吊灵均何处是,江头兰芷正凄凄。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萦纡路轉迷。俗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鹧鸪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岚霭氤氲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清代:
杨玉衔
林秃山髡,扫木叶一空,似头新沐。蛎墙薜荔,凌乱诗人吟屋。
未岁寒、松柏先凋,岂梅花五月,笛声飞玉。横汾帆乱,又唱大风一曲。
林秃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蛎牆薜荔,淩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唐代:
施肩吾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誰能枉駕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